【萊劑美豬牛法案全通過】看看輔大民生學院老師們怎麼說

2020年12月24日立法院表決9項行政命令,正式開放可進口含萊劑的美豬,同時也放寬可進口30月齡以上的美牛,但國內豬農仍禁用萊劑;與此同時,衛福部則要求散裝、包裝、加工豬肉、餐廳等等,都要標示豬隻來源。新法明(2021)年元月即啟動。

食用含瘦肉精的肉品到底安不安全?真正隱憂在哪裡?

       人體攝食過量的萊克多巴胺會造成心悸、嘔吐、頭暈、血壓升高,而且萊克多巴胺即便加熱後也不易被破壞。以2012年制訂出來的「人體每日容許量」(Acceptable Daily Intake, ADI)1微克/公斤體重/天為標準,換句話說,一位60公斤的成人,每天萊克多巴胺攝取安全量為60微克。再對照目前CODEX訂定的殘留量標準,一般民眾每天要吃33片200公克的排骨或者1.5公斤豬肝或0.67公斤豬腎,連續吃5到10年才會超標。不過因台灣習俗,坐月子的女性常大量食用豬內臟,屬於高風險族群,報告指出,若坐月子期間每日攝取超過一副腎臟及一副肝臟,則可能會超過可接受安全量,建議坐月子女性減少食用動物內臟,以保障飲食安全。

【邊境把關,鼓勵吹哨者】

       開放萊劑美豬、全齡美牛,政府提出全面標示作為配套,但標示落實度長期被詬病,過期改標、標示不符事件層出不窮。專家指出,政府執意要開放,邊境檢驗以及市場稽查,保護吹哨者的制度一定要相當建全,才得以說服民眾,食得安心。

       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陳炳輝表示,單靠標示是不足夠的,且標示增加業者成本,後續價格勢必反應在消費者身上。陳教授認為,萊豬進口後,最重要的管理如何落實,他認為邊境管理的抽檢比率應該從5%提升到20%,進到國內市場時,包含大、中、小盤商到消費者餐桌上,以及市場、夜市、賣場等不同通路,有沒有辦法做到,如利用大數據確實管理。其中標示是最大問題,像貢丸若是進口和國產豬肉混合,要怎麼檢出?且應提高吹哨者獎金,鼓勵檢舉不法業者。儘管動物實驗顯示萊克多巴胺在低劑量不具致癌性和基因毒性,且萊劑為水溶性,半衰期約4小時,容易隨體液排出,但仍有可能殘留在體內器官組織,尤其是肝腎,因此必須訂安全限量;而肝腎功能不全的民眾,尤須特別注意。

       陳教授提醒,政府開放萊劑美豬進口後,衛福部、農委會和關務署等須有跨部會合作,從源頭進行管控,釐清進口量和後續銷售流向,從上游供應商、物流端和通路端進行完整的流向追蹤。

總而言之,在落實管理方面有4點須加強:

第一,邊境檢測的檢測率應由現行的5%提高為20%;

其次,加強對傳統市場、夜市小吃等通路的稽查;

第三,嚴格執行標示管理;

最後則是提高吹哨者獎金,嚴懲不法業者以達嚇阻效果。

 

【政府表示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與國際同步,但美、加、澳標準不一】

       在國外,萊克多巴胺用於增加豬隻瘦肉比例,萊劑也因此被稱為瘦肉精。專家表示,豬隻都是在屠宰前食用萊劑,但藥理作用在心肺,代謝則在肝腎,這4部位殘留量也比較高。政府雖然說萊劑殘留標準與國際同步,但國際出口豬肉的美、加、澳等標準不一,真的有同步嗎?

       輔大餐旅系講師、前衛生食品藥物和管理局技正文長安表示,豬肉與牛肉不同,瘦肉多的價值高。台灣每人每月平均吃下4公斤豬肉,美國人則因基督徒多,不吃豬肉也不吃內臟和血。豬肉的風險比豬內臟低,台灣的豬肝、豬腎應是全球消耗量最高。

       加拿大研究顯示,萊克多巴胺在牛、狗、老鼠等動物的肝、腎殘留最高,前者佔比約26-29%,後者則是15-16%(加拿大未對心、肺、豬隻的肝腎做研究)。試問,15-29%的殘留量對常吃內臟的國人會不會有影響?文教授表示,萊克多巴胺在豬隻的使用上,不是天天吃,而是要被屠宰前才吃,大約在豬隻70-110公斤時食用,可增加5公斤瘦肉、3公斤脂肪、節省18.5公斤飼料、提早4天達到上市體重,又可減少18公斤排泄物。因萊克多巴胺具有高水溶性,豬隻在食用後會立即產生影響。萊克多巴胺的藥理作用在心、肺,因此豬隻會開始心肺交感神經加速,感覺就像在不停地跑馬拉松,這也導致豬隻只剩20-28天可活。萊克多巴胺的代謝主要在肝、腎,因此豬隻的心、肺、肝、腎被操的很慘,當然殘留量也會比較高。豬隻吃完後也會有躁鬱、跛腳現象出現,導致豬隻變得不正常。

       文教授表示,政府說萊克多巴胺的殘留標準與國際同步,但事實上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的標準都不一樣,這樣還算是同步嗎?而政府以ppm為單位,而非ppb,以0.04ppm為例,涵蓋的範圍就包括0.040-0.044ppm,也就是40-44ppb。

       台灣食品添加物因子法逾越母法而有嚴重瑕疵,管理上太寬鬆,而負責食安的食藥署食品組層級也太低,難以有效把關。文教授建議民眾,心肺肝臟功能不好的別吃美豬美牛、孕婦別吃美豬美牛、老年人也別吃美豬美牛。

 

部分內容擷取自-風傳媒、經濟日報、蘋果日報、中時新聞網